01
02
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03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从国家层面设立智能制造发展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聚焦智能制造,带来了《关于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进技术发展的建议》。雷军具体提到三点建议: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支持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
一、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实现群体突破和融合应用,智能制造已经进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阶段。继续加强5G、数据中心、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议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专项,以智能制造系统软件、AI大模型和通用仿生机器人的部署应用为重点产业突破方向,支持打造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深度夯实智能制造数字底座,持续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控制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带动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创新突破,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中国的智能制造创新,需要系统性形成技术和产业生态的标准化优势,才能持续赢得全球竞争的引领地位。建议鼓励智能制造领域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牵头打造智能制造的实践和示范样点,建设示范性工厂和生产线,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继续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企业,共同投入智能制造标准、规范制定;支持国内企业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发挥制造规模和创新优势,以产业链影响力促进国家标准规范的融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和推动标准群发展,构建自主创新可控的产业创新、赋能和服务的生态体系。
三、支持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肩负着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重任,可以带动中小企业实现“链式”数智化转型,形成上下游、大中小协同发展的生态。建议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加快推动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立项实施,推动智能生产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软件等关键技术设备研发攻坚和产业化,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智能制造有关重大专项立项实施,发挥龙头技术优势和带动作用,通过重大专项牵引,鼓励跨领域和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打造先进实用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国家层面设立智能制造发展基金,为企业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和管理实践重大专项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智能化创新和改造。
04
全国人大代表、SK海力士高级工程师孙华芹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在江苏,不少企业在工业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中不断探索新模式,车间的“智能变革”正在不断涌现,要继续探索创新,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让智能制造迸发的“硬核”实力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05
全国人大代表陈柏蓉:以酒业“智改数转”先行先试助推食品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舍得酒业生产技术中心酒体设计部酒体设计师陈柏蓉认为,当前,中国食品行业正处于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时期。在消费升级、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加强食品制造行业的“智改数转”工作,是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应对未来消费端需求个性化差异化的保障,也是行业保持对新技术创新敏感性的前提。陈柏蓉今年提出关于加强食品制造行业“智改数转”工作的建议,围绕构建行业追溯规范、打通行业数据资产、强化政策引导与人才培养、探索川酒元宇宙等数字化技术应用等维度建言献策。
06
07
08
全国人大代表张进:重点关注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新松机器人总裁张进重点关注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领域(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半导体装备、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龙头企业应用国产高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对于采购国产设备的用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机器人高端应用规模化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09
10
关注我们